<
学术研究
首页 > 学术研究 > 研究成果 > 发表文章
《从“同文”到“国文”——戊戌前后张之洞系统对日本经验的迎拒》

清季戊戌前后,在日本朝野兴亚论者的鼓动下,并受康、梁一派译书论影响,湖广总督张之洞曾颇以提倡"东学"、"东文"自任。但随后康、梁流亡日本的现实,却迫使武昌督府对来自日本的新学理、新语汇持谨慎态度。张之洞系统对"东学"、"东文"的前迎后拒,颇值得玩味。清末所谓"东学"的内涵至为繁杂:既包括以日本为中介的西方科学知识、民权思想,亦不排除张之洞、梁鼎芬等"清流"出身者看重的"伦理"、"汉学"、"汉文"。在癸卯年参与重订学制时,张之洞强调"读经"及"中国文学"课程,表面上是抵拒"日本文体";与此同时,却通过对明治日本"国文学"、"国语"、"读书"等科的创造性转化,以"文体"问题为媒介,设想了一种文化引进模式,亦即代替"和文汉读"式的直接搬用,即便麻烦也要用义理化的"国文"来传达功利化的"新学"。

Copyright@2014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    京ICP备案1253235    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五号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4号楼    技术支持:iWing